专访策划总监杨奕青:《和平精英》的“玩法保鲜方法论”究竟是什么?
我不是第一次看和平潮流大秀,但仍没忍住“心潮澎湃”。
8月9日,2025和平精英PSI总决赛暨空投节年度潮流大秀“刺激之夜”落地海南三亚,由超100位《和平精英》的朋友们(包括代言人、明星伙伴、主播、生态作者等)Cos游戏热门时装走秀表演。每一轮出场,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欢呼赞叹。
和火热氛围交织在一起的是玩家的热爱,比如虞书欣出场后,我看到前面一个妹子打开《和平精英》,换上了虞书欣Cos的时装拍照留念。
在这种场景里,我内心对“和平越来越好了”的认同也被点燃了。
回看2025年《和平精英》的表现,作为玩家确实会有种压不住的自豪感——地铁逃生官宣DAU超3700万;PC模拟器首次亮相网吧热力榜就闯入TOP10;成腾讯首个接入DeepSeek、首个上线有长期记忆明星AI队友的游戏;成为首个与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落地深度联动的游戏;还有UGC共创打开玩家创作热潮等等。
还记得去年底成都刺激之夜我曾问和平团队“为什么和平好像回到了玩法打天下的阶段”,今年这种感受更深了,而且落地成果数量之多、品质之高都远超我的预期。
借着刺激之夜的机会,我找到了《和平精英》策划总监杨奕青,和他深度交流了和平做游戏玩法背后的方法论。这场对谈,大概能解答很多人对《和平精英》“为何走过6年仍是现象级”、“为何能做爆搜打撤玩法”的疑惑。
垒出爆款新玩法诞生的高台
2024年6月上线的搜打撤玩法地铁逃生,让《和平精英》成了占据射击赛道两大主流玩法DAU“领头羊”的唯一案例,尤为适合用于探讨《和平精英》如何做好、做爆新玩法。
杨奕青认为,地铁逃生成功的关键原因是“最适合”。
和其他团队做玩法的思维路径或许有很大不同,据杨奕青所言,《和平精英》做包含地铁在内的各种创新玩法,首要出发点不是玩法本身,而是定制化服务于“和平用户盘子”,基于和平玩家诉求去精简繁琐低乐趣的体验、提炼精华刺激的爽点。
这看似是局限于服务部分玩家,但《和平精英》用户体量占据了移动射击市场最大的盘子,为他们定制相当于要“最大限度思考怎么让整个射击圈层用户能玩得进去、玩得爽”,因此,地铁上手门槛、对不同用户的包容性从基底上就是为满足着千万级用户而设计。
比如《和平精英》是我玩过的所有搜打撤产品中对“鼠鼠玩家”(多为不擅长刚枪的玩家)最友好的,除了常见的起低配装等进入方式,鼠鼠玩家在和平可以用“卧底”身份进入,尽管系统给的装备“几乎必然打不过”,但卧底独有“持续伪装为人机同阵营”的设定,周围人机对非卧底玩家的攻击会一定程度提醒“危险临近”,帮助鼠鼠玩家放心偷箱。
在一般的搜打撤游戏中,鼠鼠玩家仍避不开高压对战,生存环境很多时候依赖于“其他玩家友好”,但在《和平精英》中你既可以选择这种体验,也可以更轻松低压地“纯赚”。正常情况与朋友打四排的我,单人时就喜欢玩“卧底”,且收益有时不比全程战斗差。
此外,《和平精英》也在积极探索“赛道之前没有的体验”,杨奕青举了两个例子,地铁逃生中有独特机甲玩法,个体实力强但会全图标记,提供给玩家另一种战斗乐趣;而击杀特殊BOSS概率掉落可跨赛季保存的“传世武装”,进一步满足玩家对掉落物稀有度的追求。
图片来源:微博用户@小困晕
总之,面对地铁玩家的复杂诉求,《和平精英》持续在做有针对性的生态构建满足。
杨奕青告诉我,搜打撤发展速度也超出了团队早先的预期,虽然着手开发时就看到了搜打撤潜力,定位《和平精英》很重要的子玩法,但随着用户规模的提升以及竞争的加剧,团队在慢慢升级,将地铁逃生视为《和平精英》中的独立游戏对待。
对应的《和平精英》一方面增配了同等量级团队去做地铁逃生的研发与运营,以保证内容供给迭代支撑长青,另一方面也在为地铁逃生做周边生态构建,包括赛事、直播、二创等。因此,简单理解为“机遇被和平撞上了”是不客观的,他们的投入说是在做一款新品都不为过。
去年《超新星运动会5》直播上的“地铁逃生”,可见资源偏重
让我意外的是,当我问起“《和平精英》要怎么做下一个地铁逃生级爆款玩法”,杨奕青给我的回答是先做好现有的长青玩法。这里的长青玩法是内部说法,除了大家熟知的BR与搜打撤,还有超体对抗、团竞、绿洲世界、UGC等聚集着大规模和平玩家的玩法模式。
“不能一味去求新,要让现有用户得到优质内容的满足,长远地留在《和平精英》生态圈子里。把这个基础做扎实后,再会考虑更长期、更多可能性的内容,挑战下一个爆点。”
杨奕青透露,《和平精英》团队一直在投入新玩法的早期研发,他们不觉得“一定会成功”,但坚信每做一个新的尝试,每进行一次新的挑战,都会给《和平精英》的长线发展留下经验沉淀,从而“加成”下一次探索的成功率,最终孕育出新的好玩法。
这里聊完,我大概理解了为什么《和平精英》能抢跑射击平台化未来,机遇就像漂浮在空中的“蛋糕”,《和平精英》每一天都在垒着脚下的高台,所以才会更早看到、吃到更多。
BR为何能“常玩常新”?
研究《和平精英》怎么做玩法不止要看“新内容”,已经走到第7年的BR同样值得挖掘——它是少有做到了能让玩家始终对更新保持期待的案例,甚至如今一些BR新品立项研发,原因之一也是《和平精英》撑住了BR玩法盘子稳定的高热度。
在《和平精英》BR玩法上,你会发现极强的“朝气感”。
以最近几天爆火的《和平精英》x《哪吒之魔童闹海》联动为例,抖音上单话题播放量就已超3.2亿,大家看到乐子、在聊的趣事,很大一部分都是由BR玩法承载。
具体来说,在BR玩法的主题地图上,《和平精英》还原了玉虚宫全景,并设计了多个主题道具来呈现哪吒电影元素,包括能打开传送门的虚空拳套(对应敖闰能力)、能打出冰盾墙的盘龙冰锤(敖丙的武器)、莲花飞行器(对应莲花捏人)以及带各种效果的仙丹等。
它们并不是孤零零地让玩家觉得“多了个没见过的东西”,而是广泛地与游戏内战术可能性挂钩、与玩家社交梗文化挂钩。如用唐俑+仙丹在玉虚宫八卦型发布的建筑高点转移,用虚空传送设计无限循环通道,用冰盾摆出新型打卡点,甚至连哪吒自捏版的“伙伴”,也会因队友路过“被碰掉鼻子”,给玩家带来了诸多欢乐。
我问杨奕青《和平精英》团队是怎么做出来哪吒联动这些脑洞大开的体验设计的,他给了我三个关键词“重视、积累和超预期”。具体来说,对玩法和商业化的设计都要秉持追求“尽可能最好”的信念,基于此前做EVA、《流浪地球2》等IP联动积累的经验,在玩家预估的80分线上,去探索如何做到100分乃至120分。道理大家可能都懂,但做到几分却有差距。
玩家在和平中“演绎”哪吒之魔童闹海剧情
当然,要说“这是秘诀”还不够,哪吒等联动的爆火背后还藏着《和平精英》做BR玩法的一个体系支撑——主题玩法。
印象中这个概念是从2021年诞生的(第一张主题地图应该是“四圣降临”),它架设在最多玩家的“海岛”地图上,以某个主题为核心概念设计主题区域场景、主题载具、主题战术道具等。之后慢慢成为了《和平精英》每隔3个月左右固定更新版本的重点。
类似哪吒联动的主题玩法,每次更新都会有大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战术乐趣,成了《和平精英》BR玩法新体验重要支撑,为此,我询问了杨奕青主题玩法诞生的背景以及成长过程。
杨奕青告诉我,他们最初想要解决“手游用户内容消耗快”的问题,但如果刻板地持续加内容,未来一定会变得庞大臃肿,最终找到了替换式、时效式更新框架,也就是主题玩法。其思路是在《和平精英》的整个BR玩法中抽出20%替换掉,做全新演绎,剩下的80%保持不变,这样既能保证玩家的熟悉感,又能持续带来有趣的新体验。
该探索不只是创新体验很成功,同时也成为了宣发生态的优秀积累,“玩家能清楚地记得每个版本的特色,那个时期的朋友,并因此形成了情感关联。”
其实主题玩法的爆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印象中最开始的部分主题玩法还无法带来极高的“焕新感”,但《和平精英》是越做越好,最终才让主题玩法真正有了助力BR“长青”的价值。而这背后也有一轮《和平精英》团队的“蝶变”。
据杨奕青所言,大概做到第三年第四年时,团队一度对“BR还能怎么扩展深度与乐趣”有些迷茫,因为此前好像把BR都给挖掘完了。
后来重新审视,他们发现一味求快让团队忽略了对可能性的深度探索,开始转向“慢下来”,结果看到地图设计、枪械延伸、基础单局流程等都还有很大的空间,也就有了信心,对应的,他们对一个内容的投入开始花数倍于之前的时间打磨,逐渐产生了化学反应,BR的玩法形态、策略空间等都因此变得更宽阔了(也能解释前面杨奕青说的“先做好现有玩法”)。
需要注意,“慢”只是开发视角对比过往,《和平精英》大概是投入了更多人力,玩家视角中《和平精英》时不时就会“爆量上新”。
每一环都要向前再进一步
和杨奕青交流的过程中,我时不时会跳出具体的案例,问《和平精英》团队“这样做”的思考逻辑是什么,答案也就是更具普适性的《和平精英》做长青玩法的方法论。
总结来说即“构成成功要素的每一环,都要向前再进一步”:
首先是追上变化的玩家导向。杨奕青告诉我,《和平精英》最开始做产品就针对国内用户群体做了定制、深度的改造,奠定了BR玩法铺开的基础。
但只是这样还不够,杨奕青透露,尤为关键的是每一年《和平精英》都会针对玩家的新变化的诉求去更新玩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和平精英》为此建立了调研系统,通过不同的程序到线下去专访,结合玩家的反馈不断校正不好的方向,加强“对的思路”。
这种思维成就了《和平精英》在快速变化大环境中保持多元包容的优势,保证了团队能够始终精准地理解行业与玩家变化,进行调控团队与项目适应变化。
其次是敢于刺激、敢于冒险。“刺激是《和平精英》的底色,也是我们团队的追求”,杨奕青表示,和平团队做内容都不会太保守,而是争取做高风险高收益的事情,“因为那样才能拓展我们的上限,就像BR玩法,这一盘输了再打一把就好。”
当然,冒险不是乱做,《和平精英》内部有“三高”,即高要求、高标准和高质量,是从目标到过程最后到验收推出的准绳,在杨奕青看来,这保证了团队每次都能做到更好一点,从而解决玩家期待不断拉升的问题,更好地满足玩家诉求。
而为了保证团队勇敢地去做创新内容还有“一低”,即低压力,每一次开发出的内容不要求必然成功,不追求一定得到非常好的数据与反馈,“允许犯错,才能不断去挑战未来”。
最后打好基础+紧追前沿。杨奕青认为《和平精英》能成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稳扎稳打”,每个版本都会关注迭代基础体验,包括性能、安全、UI交互、操作手感等,不断向更好打磨。“一两年可能没什么变化,但是6年下来,它就成了《和平精英》极深的护城河。”
此外《和平精英》还在前沿着重发力,除了开篇提过的AI应用走在前列,杨奕青告诉我团队还与不同行业的厂商有深度联系合作,持续关注着新引擎、新技术用于武装自己。
聊天的最后,我问杨奕青从研发角度看对《和平精英》有什么期待,他的答案是“希望成为一个‘越做越年轻’的游戏”,虽不能断定未来,但从上线一直陪伴《和平精英》至今的我觉得他们当下做到了,也相信他们以后仍旧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