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生态难倒完美世界,明年的TI不会悬了吧?
上海,好事将近。
两条喜讯,几乎在同一时间,递到了完美世界的手中。
DOTA2国际邀请赛,那项在全球电竞版图上绝对顶级的赛事——TI,时隔七年,将在2026年重返上海。另一项世界级的CS赛事CAC 2025,也已定档今年金秋。
截图来源于微博@DOTA2
两大赛事的主办方,都是完美世界。
对于这家在过去一年里深陷裁员、亏损、高层动荡泥潭的老牌游戏厂商而言,这无疑是一缕穿透阴霾的阳光,一张救命的王牌,一场从天而降的“泼天富贵”。
但问题是,刚刚经历过一场“大病”的完美世界,真的能打好这张牌吗?
裂痕已现
裂痕,早已显露。
2024年,是完美世界极其不“完美”的一年。
财报上的数字,不慎理想:全年营收55.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8.5%;归母净亏损,一个高达12.9亿元的巨大窟窿。作为“发动机”的核心游戏业务,就亏掉了7.25亿元。
一个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名字,在财报里,变成了冰冷的亏损数字:《完美新世界》、《灵笼》、《一拳超人:世界》……这些项目,因收益不佳,最终的结局是关停、缩减、优化。
动荡,从项目蔓延至整个公司。
2024年年中,北京,望京东路1号。完美世界总部的三栋主要写字楼,有两栋几乎被全部搬空。这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场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蚂蚁搬家”。有媒体在深夜探访时发现,即便是灯火通明的A座主楼,也有整排乃至整层的工位“少有人烟”。
“毕业季”,这是内部员工对这场风暴的戏称,也就是“裁员”一说。
2024年,完美世界的员工总数,从5754人锐减至3905人。一年之内减少了1849人,同比下降32%。
一位在公司服务了八年、刚刚拿到“N+1”礼包离开的老员工透露,这轮裁员,第一次涉及到了集团层面的关键职能岗。“属于领导怎么保都没商量的那种”。
风暴的顶层,是更剧烈的震动。同年7月22日,一纸公告,完美世界两位CEO——萧泓与鲁晓寅,在同一天递交了辞呈。接任者,是原电竞业务总裁顾黎明。
颇有点临危受命的意味。
外界看来,这是一家公司在主动进行“刮骨疗毒”式的自救。
作为头部老牌游戏厂商,游戏业务一直都是完美世界的“现金奶牛”,占总营收超八成。2024年年初,萧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国内游戏行业将呈现出全球化、技术化和泛娱乐化等趋势,公司已进行了相关布局。”
但是,那头曾经能下金蛋的“奶牛”,正在变得衰老。
“你不能要求一个做了几十年数值RPG的制作人,马上去做最热门的派对游戏,而且一炮打响,那是强人所难。”一位资深游戏行业人士的话,道出了完美世界的根本困境。
这家靠着《完美世界》和《诛仙》两大国风武侠IP,吃尽了端游时代红利的公司,似乎没能完全跟上移动互联网的节奏。它的核心玩家群体,那些曾心怀武侠梦的少年,如今大多已年近四十,正在慢慢淡出游戏世界。
截图来源于完美世界官网
而新产品,却迟迟未能扛起大旗。
被寄予厚望的《诛仙世界》,上线后被众多玩家认为与网易的《逆水寒》相似度颇高,缺乏惊喜。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也表示,就目前而言,《诛仙世界》作为一个开放世界游戏整体并无惊喜感。
而主攻二次元的《异环》,市场给出的信心度似乎也不达预期。“完美世界其实并没有二次元基因,尽管有动漫影视的成功,但没有IP实现所谓的跨界衍生,问题根源在于完美世界有足够强的IP储备但缺少跨界的路数,从目前来看,《异环》同样不具备成为爆款的特质,依靠自身IP深挖游戏的潜质而不是多点出击才是完美世界的未来之路。”张书乐表示。
截图来源于TAPTAP平台
“吃老本”,这三个字,对于一家以产品为生命线的公司来说,并非是什么正向评价。
强心剂
希望,总在谷底浮现。
就在外界都以为完美世界将要在这场“中年危机”中沉沦时,一份财报,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市场。
2025年一季度,完美世界实现营收20.23亿元,同比增长52.22%;实现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15.2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0亿元,同比增长156.35%。
8月26日,完美世界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36.91亿元,同比增长33.74%;净利润5.03亿元,同比扭亏。分业务看,游戏业务实现营收29.06亿元,同比增长9.67%,净利润5.04亿元;影视业务实现营收7.67亿元,同比增长756.35%,净利润约4172万元。
一个强烈的“V型”反转信号。
财报解释了业绩好转的原因:一是去年末上线的《诛仙世界》,其收入确认被后置到了2025年;另一个,则是电竞产品《DOTA2》及《CS》的“稳健发展”和“持续贡献稳定业绩”。
电竞,无疑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完美世界新任CEO顾黎明,此前的职位正是“电竞业务总裁”。
然后,便是东风来了,新任CEO来到了他的舒适区,整个公司,怕是没有人比他更懂电竞。
先是CAC 2025,一项总奖金高达100万美元的世界级CS赛事,定档上海;紧接着,是分量更重的TI——DOTA2国际邀请赛,这项曾创下4001万美元单项电竞赛事奖金纪录、绝对意义的顶级盛事,也将在2026年重返上海。
截图来源于微博@完美世界
这绝对不是两场赛事那么简单。
电竞,是沉浸式的体验经济、数字消费。它能满足年轻人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能从文旅、城市建设、文化传播、科技发展等多个维度,综合提升一座城市的实力。2019年的TI9,就曾吸引了至少4500名外国观众来到上海。
2024年,同样由完美世界运营的CS Major赛事,决赛门票10秒售罄,线下观众超过7万人,其中国外观众近万人。
同样,上海,这座正在全力打造“全球电竞之都”的城市,对完美世界投出信任票。从“文创50条”到“电竞20条”,上海早已为顶级赛事的落地,铺好了红毯,备足了政策弹药。
完美世界拿到的,不仅是赛事的主办权,更是站上风口的机会。
对于刚刚经历过一场“大病”、急需“回血”和新故事的完美世界而言,这张牌,来得正是时候。
它看起来,如此完美,是一门能带来巨大现金流和全球影响力的好生意。
“散装”富贵
但这张牌,真的那么好打吗?
要理解其中的风险,必须先理解DOTA2电竞生态的一个核心特质。
它很“散装”。
相比《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腾讯系电竞项目走类似NBA这样的体育大联盟模型,《DOTA2》的生态更像是网球:建立延续全年的积分赛事,俱乐部通过参加这些赛事获得相应的积分,来获得总决赛的资格,通过锦标赛与积分赛相结合的方式来调动俱乐部的积极性。
赛事的版权方,美国V社(Valve),长期扮演着一个“甩手掌柜”的角色。它只负责制定一套延续全年的积分赛体系,然后就放手让全世界的俱乐部自己去参与。
每一支战绩斐然的俱乐部,都像一个独立的网球明星。要自己去拉赞助,自己去搞商业化,自己去决定是拥抱商业,还是佛系到底。
这种模式,给了俱乐部和选手极大的自由度,也催生了一个相对野蛮生长的生态。
但对于赛事的主办方,比如完美世界而言,却意味着一个结构性的困境:它拥有赛事的承办权,却缺乏对生态内核心参与者,即俱乐部和选手的有效制约。
这并非《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的赛事体系那般,腾讯不仅是赛事主办方,还是体育大联盟的盟主,不仅俱乐部和选手,包括KOL、主播等角色,都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
这种权责的不对等,在2024年那场由完美世界主办的上海Major赛事上,就曾暴露无遗。
当时,一位早已退役的乌克兰籍明星选手Zeus,受邀参加表演赛,却在中国惹出了一场桃色丑闻,一度“破圈”,让整个赛事蒙羞。
截图来源于微博
对于一个“散装生态”下的主办方来说,这很尴尬。
在那个松散的体系里,很难追溯到底是谁发出的邀请,更难在赛前对选手的个人品行进行有效的背景调查。
但一旦出事,舆论的矛头,最终只会指向主办方。
根据过往的国际电竞赛事惯例,即便相关外籍人员并非完美世界邀请,倘若从事与赛事相关的商业活动或表演赛,相关的邀请方需要对主办方进行报备,且内部有着一套完备的审核流程。
Zeus的丑闻从小范围爆发逐步发酵,到最终在网络上广泛讨论,甚至引发社会反响,完美世界作为赛事主办方,从未做出过回应。
源媒汇日前对完美世界是否采取过相应的防范或流程报备措施进行邮件询问,截至发稿亦未获得回复。
即便面对如此的散装生态,完美世界仍可从相关的电竞业务中受益。在2025年半年报中,上半年扭亏为盈的主要因素,电竞业务就是其中之一。“在电竞业务方面,公司作为知名电竞产品《DOTA2(刀塔)》及《CS(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的中国大陆独家运营商,以赛事运营为引擎,驱动产品精细化运营。上半年,电竞业务流水同比延续增长趋势,持续贡献稳定业绩”。
也就是说,完美世界承认了可以通过赛事主办方的方式从中获益,以运营商的身份,以赛事运营为切入口涉足电竞领域,从而实现稳定业绩的目的。
既然完美世界能从相关的电竞业务中受益,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场国际重量级赛事的成功落地,不应只考虑比赛竞技层面,还应考虑到整个赛事举办期间的各类要素。
所以,这份压力,也给到了即将到来的2026的TI。
对于一个自己无法完全掌控的松散生态,对于全球范围内无数个潜在的、不可控的俱乐部和选手,刚刚“大病初愈”、急需一场无可挑剔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完美世界,真的准备好了吗?
这张看似能带来无限希望的王牌,会不会最终,变成一块烫手的山芋?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