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faker之后,又出现女装scout,穿黑丝跳舞让人生理不适
女装faker之后,又出现女装scout,穿黑丝跳舞让人生理不适,在电竞圈,职业选手的人气往往会延伸到二次创作的空间,粉丝们模仿、恶搞、再创作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最近几起“女版选手”的事件,却引发了网友们的集体吐槽。
不久前,一位女主播因为长相酷似Faker,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她不仅在直播间里模仿Faker的经典表情和动作,还选择了与本尊截然不同的“性感风”穿搭,于是观众们就看到一个“穿着吊带、动作妩媚”的Faker,画面反差之大,让人忍俊不禁,有人调侃说:“这是我见过最辣眼睛的Faker版本。”也有人表示,这种反差萌虽然搞笑,但多少有些“离谱”。
就在大家还没从“性感Faker”的震撼中缓过来时,短视频平台又冒出了一位酷似Scout的女网红,她不仅被冠上了“女版Scout”的称号,还发布了一段穿着黑色服装跳舞的视频,本以为只是普通的cos,但视频效果却让很多观众直呼“生理不适”。原因很简单:她的气质与舞蹈内容极度不搭,既没跳出美感,反而呈现出一种尴尬的“抽象感”。
大量网友在评论区吐槽:“Scout 本人看了估计都想关手机。”还有人玩梗说:“Faker 还勉强能看,Scout这版直接让我原地卸载了软件。”可见观众对这种“硬套身份”的创作接受度并不高。
其实,从传播学角度看,这些模仿的本质就是蹭热度,电竞选手本身自带庞大粉丝群体,一旦有人在外形上与之相似,再加上一点“反差化”的包装,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关注和点击,但问题在于,观众对于这类内容的容忍度有限,如果过度消费,就会从“有趣”迅速变成“尴尬”和“反感”。
尤其是当模仿者选择用“性感”或“舞蹈”来放大反差时,观众往往会觉得这是一种过于刻意的表演,甚至损害了选手的形象,毕竟,Faker和Scout在玩家心中是认真打比赛、凭实力说话的电竞选手,而不是娱乐圈偶像,这种调侃若只是轻度恶搞,尚能博大家一笑,但一旦涉及到“低俗化”演绎,就容易引起群体抵触。
这也提醒了许多内容创作者:在模仿和整活的过程中,分寸感极为重要,靠着“女版某某”标签蹭热度固然能迅速出圈,但若作品过于抽象,最终只会收获一片吐槽,难以真正沉淀粉丝,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