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篮网宁愿亏损300万,为何硬要送走易建联?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当年篮网宁愿亏损300万,为何硬要送走易建联?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2007年,对于中国篮球而言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易建联继姚明之后登陆NBA,被雄鹿以第六顺位选中,开启了追梦之旅。然而,阿联在雄鹿仅待了一赛季,便被交易至篮网。
本以为在篮网能大展身手,未承想一年后,篮网竟 “反向操作”,用阿联加300万现金从奇才换回昆顿-罗斯,这一操作令人费解。阿联背靠国内市场,年轻有天赋,篮网好端端的为何要送走他?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探究一番。
初入雄鹿,阿联的处境就不太理想。当时雄鹿队大当家里德的球权使用率超高,是球队绝对核心,阿联只能围绕他打战术,这极大地限制了阿联的发挥。教练斯凯尔斯的战术体系也和阿联的风格不搭,他要求大前锋担当内线掩护、卡位抢篮板的蓝领角色,可阿联那时身体瘦弱,力量对抗欠缺,难以适应这样的打法,整个新秀赛季场均仅贡献8.6分5.2篮板。
本以为转投篮网,阿联能迎来转机。奈何篮网当时有卡特、基德、杰弗森三巨头,进攻火力强大,可阿联打法偏空间型内线,需要球权和空间,而篮网三巨头作战体系里,球权高度集中,阿联很难得到足够出手权。
篮网时期,阿联的场均数据虽提升至12分5.3篮板,但进攻效率并不理想,投篮命中率仅 41.6%,三分命中率 30.6%,力量不足、投篮不稳定、进攻手段单一等问题暴露无遗。而且阿联脾气秉性较内敛,英语又不好,和教练队友交流不畅,难以融入球队文化,这进一步加剧了他的边缘化。
事实上,篮网之所以放弃阿联,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那时候的NBA联盟还是内线为王的时代。当时篮网内线已有洛佩斯、亨弗里斯等人。相比之下,阿联在内线对抗、防守意识、护框能力上都处于劣势,无法给球队内线提供实质性帮助,也得不到教练重用。反观昆顿・罗斯,作为角色球员,防守态度积极、拼劲十足,能为球队注入活力,这笔交易篮网虽搭上 300 万现金,但从长远看,甩掉阿联的 “包袱”,得到一名实用型球员。
其次,阿联在篮网期间小伤不断,脚踝扭伤、手指骨折等伤病反复袭来,状态始终不稳,这让篮网对他的未来发展产生质疑。而且阿联当时新秀合同即将结束,篮网压根就没有打算与他续约,因此将其交易节省薪资空间是最优选择。交易后,篮网只用支付罗斯114万美元年薪,大大减轻了薪资压力,这笔账,篮网管理层算得很明白。
反观昆顿-罗斯,作为角色球员,防守态度积极、拼劲十足,能为球队注入活力,这笔交易篮网虽搭上300万现金,但从长远看,甩掉阿联的 “包袱”,得到一名实用型球员。
回望这段交易,虽有遗憾,但也揭示了NBA联赛的残酷与现实。对于篮网而言,无论是出于战术考量、薪资优化,还是球队规划,这笔交易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都有其合理性。于易建联来说,这次被交易无疑是职业生涯的重大挫折,但也促使他不断反思、成长,为后续发展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