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鲁鸣放弃两大旧将,五新人火线入替!冲击世界杯附加赛,或许有望保住世界前二!
中国女篮在深圳亚洲杯上获得第三名,未能直接获得女篮世界杯参赛资格。根据国际篮联规则,亚洲杯冠军可直接晋级世界杯,其余2至6名需参加预选赛。2026年3月举行的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女篮将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及新西兰等队共同角逐出线名额。尽管未能卫冕亚洲杯冠军,但通过调整阵容,中国女篮仍有望维持世界排名第二的位置。
在亚洲杯比赛中,教练组对阵容进行了调整,放弃部分球员并启用新人。其中,后卫李缘的表现引发关注。尽管主教练宫鲁鸣将其视为未来核心,但她在本届赛事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五场正赛中,李缘场均出场时间达68分钟,命中率仅为21%,三分球4投0中,总得分8分,其中三场比赛未得分。作为主力控卫,其场均2.8次助攻的数据也未能达到教练组预期。在与印尼和韩国的比赛中,她仅送出6次助攻,而替补球员王思雨在对阵韩国时单场贡献8次助攻,效率明显更高。此外,李缘在防守端存在短板,常成为对手突破的重点目标。
相比之下,王思雨的表现更为亮眼。她在与韩国队的比赛中替补登场16分钟,高效砍下19分,并贡献7篮板7助攻的全面数据。另一位球员张茹在本届亚洲杯的表现则呈现出遇强则弱的特点,未能展现出稳定的竞技状态。
总体来看,中国女篮在亚洲杯中的表现暴露了部分球员状态起伏的问题。尽管未能实现卫冕目标,但通过后续阵容优化和战术调整,球队仍有机会在世界杯预选赛中争取更好成绩。
在中国女篮与日本队的半决赛中,张茹作为锋线核心获得了18分钟出场时间,但进攻端表现欠佳,仅4投1中得到2分2篮板。尽管宫指导看重其防守能力,但面对日本队的突破和中远投时,张茹暴露出反应滞后的防守短板。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阵韩国和日本的系列赛中,教练组尝试将其调整至大前锋位置,但受限于1米86的身高,她在篮板保护方面明显力不从心。这些比赛充分暴露了张茹持球能力弱、自主进攻有限的技战术短板。现代女篮国际赛事对球员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单一的防守或进攻特长已无法满足竞争需求。攻防一体的全面型球员成为各支强队的标配,任何技术短板的存在都可能成为球队失利的隐患。在此背景下,教练组有必要重新评估现有球员配置。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李梦缺席了本届亚洲杯,但其9号球衣得以保留,这被视为教练组为其预留的回归通道。考虑到球队最终获得季军的成绩,重新启用这位实力球员或将成为教练组的备选方案。在后卫线上,王思雨展现了出色的篮球智商,尽管未获得核心位置,但其对球队的贡献不容忽视。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将,她在新老交替阶段能发挥重要的传帮带作用。
年轻球员刘禹彤则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其强硬的对抗风格在面对日韩球队时效果显著。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她帮助球队接连战胜日韩对手的表现,证明其具备应对亚洲强敌的实战能力。这些球员的特点互补,若能合理调配,将有效提升中国女篮的整体竞争力。
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中国女篮涌现出多位表现亮眼的年轻球员,其中田媛媛和陈玉婕的出色发挥尤为引人注目。田媛媛凭借精准的外线三分投射能力,多次在球队得分荒或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展现出成为国家队潜力球员的实力。
作为球队的核心得分手,陈玉婕在本届赛事中展现了全面的技术能力。她不仅承担得分后卫的职责,还能胜任小前锋位置。数据显示,她以场均15.5分的成绩成为全队得分王。在决赛对阵美国队的比赛中,她15投8中,三分球5投3中,贡献19分3篮板2助攻3抢断的全面数据,充分展现了其作为顶级得分后卫的潜质。
球队的成功离不开教练团队的战术安排。主教练李笋南针对每位球员的特点制定了针对性战术:利用刘禹彤的内线牵制力,发挥田媛媛的外线投射优势,并为陈玉婕设计专门的三分战术。这种扬长避短的战术体系,使得球员们能够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
中国女篮在用人方面一直秉持"能者居之"的原则。要保持世界排名第二的成绩,教练组需要在球员选拔和战术安排上持续优化。这些年轻球员的优异表现,为中国女篮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