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郭士强放弃孙铭徽林葳!才发现绝对没选错?
亚洲杯结束已经有两天了,但对于篮球迷来说,后劲很大,确实除了17年我们在亚洲最后的辉煌后,男篮已经很多年没有让我们看过这么热血沸腾的比赛了。唯结果论,如今看男篮12人名单,才明白郭士强的良苦用心,此前对他用人质疑此刻也该消散了。
此前男篮集训时,全明星孙铭徽、得分王林葳连大名单都没进,而郭士强力排众议带上高诗岩,以及压哨入选的李祥波,都引起过很大争议。
在CBA孙铭徽是场均 21 分 7 助攻的顶级后卫,与胡金秋的挡拆配合更是广厦的王牌战术。但这种依赖大量出手权(场均 18.3 次出手)的打法,在国际赛场确实不一定好使。2025年亚洲杯预选赛中,他面对伊朗队全场 12 投 3 中,三分球 6 中 0,失误高达 5 次,正负值 - 18 成为全队最低。当然几年前孙铭徽打韩国也有超神表现,但似乎有点 “CBA 数据王、国际赛场隐身人” 的反差, 真实命中率仅 49.7%,远低于同位置国际平均水平。更致命的是他的情绪管理问题,2022 年亚洲杯对阵黎巴嫩的生死战,孙铭徽最后三分钟连续三次失误直接葬送比赛,被裁判多次警告仍喋喋不休。这种 “刺头” 属性,与郭士强强调的铁血纪律格格不入。
相比孙铭徽的效率困境,林葳的短板则更为直观。19 岁的他本赛季在CBA轰下21.5分4.9助攻,三分命中率34.4%。阿迪达斯欧洲训练营体测显示,他的裸足身高仅187.3cm,臂展188cm,这种 “180cm 级” 的静态天赋,在国际赛场似乎有点不够用。更严重的是他的防守漏洞。CBA 赛场上,林葳防守效率值 112.5,在本土后卫中排名第 28 位,37% 的得分依赖无对抗环境。这种 “攻强守弱” 的属性,在亚洲杯的高强度换防体系中,可能成为对手针对的突破口。
对比而言,高诗岩在亚洲杯对阵韩国队仅得2分却正负值+15,他的防守影响力远超数据 —— 全场 7 次造成进攻犯规,3 次直接抢断发动反击,将韩国队三分命中率从 32% 压制到 14%。这种 “死亡缠绕” 式防守,让他获得 “国产贝弗利” 的称号。在半决赛对阵新西兰的关键战中,高诗岩更是将防守艺术演绎到极致。他全场领防对方核心布雷克,使其三分球 5 投 1 中,末节抢断直接遏制对手反扑。数据显示,他在场时中国男篮防守效率提升 25%,对手核心得分率下降 18%。
郭士强的选人逻辑是符合现代篮球的,他在集训时强调:“我要 12 个拼命的球员,场上 5 个玩命的战士。” 这种理念在亚洲杯得到完美验证,不但是高诗岩,还有第一次国家队的王俊杰直接成为四号位主力,而李祥波、雷蒙等角色球员,也能有防守贡献。这种 “防守至上” 的战术体系,让中国男篮场均逼迫对手失误 15 次,快攻得分占比 32%,创近十年亚洲杯新高。
真正的强队,永远是12个人的战斗,中国男篮用场均 47% 的三分命中率和 + 11.7 的防守效率值重回亚洲巅峰,似乎也印证了郭士强的选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