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群指出男篮进步真相!赵继伟坐不住了?缺谁谁尴尬
知名解说员苏群近期被批评的很多,比如他在解说亚洲杯决赛时多次解读错裁判判罚,认不清对手的名字,以及在最后明显胡明轩的绝杀三分是好机会的情况下,他却说绝杀应该让胡金秋进去暴扣。近年来,苏群多次在解说中暴露知识盲区:2023 年世界杯批评 “国家队史上准备最差” 时,他公开调侃未入选的郭艾伦 “进攻最强后卫在解说席”,结果被当事人当场回怼 “队员已尽全力”。
这位曾以专业视角闻名的评论员,如今却因错判裁判、叫错球员名字、战术建议脱离实际等问题被批评,不过他有一句话说的很对,苏群解说时说:这支男篮跟以前对比,最大的改变是进攻质量提高了,让人看的不是那么提心吊胆。以前的男篮总想把球交到中锋手里,打法脱节世界潮流,即使赢了比分也不高。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比赛坐在苏群旁边的就是赵继伟,曾经的男篮主控,而听到这话赵继伟明显脸色有些不对。
苏群的言论中唯有 “男篮进攻质量显著提升” 引发广泛共鸣。本届亚洲杯,中国男篮场均得分 91.5 分,三分命中率 39.9% 均位列赛会第一,打新西兰轰下 98 分、对澳大利亚得 89 分的表现,彻底颠覆了 “得 70 分烧高香” 的历史记忆。这种蜕变的核心,在于郭士强推行的 “空间篮球” 革命:战术重心转移让三分出手占比从32% 飙升至 52%,助攻率从 45.7% 提升至 68.3%,锋线参与助攻次数翻倍。
廖三宁、胡明轩、程帅澎等后卫不再是 “运球过半场的工具人”,而是通过挡拆、突分、无球跑动激活全队火力。进攻哲学重构体现在对阵印度时,王俊杰单场三分 4 中 3;对韩国一役,全队以 48% 的三分命中率碾压晋级。这种 “多点开花” 的模式,彻底告别了过去 “把球交给中锋” 的单调打法。防守体系升级则通过无限换防结合挤掩护策略,让男篮在决赛中将澳大利亚的三分命中率压制。
而坐在苏群身旁的赵继伟,似乎有点“缺谁谁尴尬”的感觉。作为2019年世界杯主力控卫,他组织能力顶尖,但外线干拔和突破造犯规能力明显弱于胡明轩、廖三宁等球员。这种在郭士强的战术革新中被无限放大,新体系要求控卫兼具 “持球发动” 与 “无球威胁”,而赵继伟的中距离跳投命中率和突破效率均落后于胡明轩。
值得一提的是,赵继伟当年也是郭士强培养出来的,而此次因为要治疗咽喉退出了国家队。如果他还在这支国家队,球队似乎也不会打的更好了,毕竟这支国家队除了高诗岩个个都能进攻,已经没有所谓的纯组织后卫,而未来康复了的赵继伟,到底还能不能回到国家队,还要打个问号。
89-90 的比分定格的不仅是一场比赛,很多人都说这一分留给未来,但唯有拥抱变革,才能在阵痛中迎来真正的蜕变。而这或许才是亚洲杯留给中国篮球最珍贵的礼物。在篮球的世界里,没有永恒的战术,只有永恒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