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看一下杨瀚森和克林根的差距

犀牛赛事 网络 2025-10-22 09:45:09
季前赛,比卢普斯很均等的给了杨瀚森和克林根差不多的出场时间,那么随着初步考察的结束,我们的问题也来了:
1、“夺嫡游戏”里克林根到底领先了杨瀚森多少身位?
2、杨瀚森和克林根球场上的差距到底在哪?
克里根:明明是我先来的……

首先是综合数据:

季前赛克林根场均19.3分钟拿下7.59篮板(场均5.8进攻篮板致敬传奇控卫)1.3封盖3.3次犯规,命中率分别为投篮44.4%、三分66.7%32)、罚球33.3%144);

杨瀚森则是18.5分钟里拿下83.5篮板1.3封盖5.3次犯规,命中率分别为投篮46.2%、三分40%104)、罚球100%44)。

篮板和对抗是杨瀚森与克林根差距最大的一项。

四场季前赛,杨瀚森一共抢下了14个篮板球(前三场分别是464的篮板数,第四场篮板挂蛋),其中有4个前场篮板。

我们不妨先看看这4个前场篮板是怎样产生的

戈塔特掩护后搅局乱战
自投自抢的半篮板
长篮板,其实没有篮板位置,处理球有点拖沓
大打小,自投自抢
其实仔细看就知道,除了第一个球是乱战,其他三个基本都没体现什么篮板能力,而落实到比赛中细节可以看到,杨瀚森在卡位上面对真正的NBA球员真的没优势。

这个罚球回合,完全没怼动被矮了十几厘米的TJD

目前的比赛里,杨瀚森没有太多主动去争抢前场篮板的想法(提醒一下杨瀚森可是CBA所有人算外援中的前场板第三),而在面对高节奏高回合球队时,因为来回折返跑影响到体力,可以看到杨瀚森很多回合的篮板(不光是前场)都是……嗯……半僵直状态。

夏季联赛时,杨瀚森的卡位是非常亮眼的优点,但季前赛节奏拉起来对手变强,有时候就跟不上原地罚站了

早在选秀前的训练营阶段,杨瀚森37分钟只抢到了3个防守篮板的问题就被包括ESPN专栏在内的一部分美国媒体所重点提到,虽然在夏季联赛里杨瀚森场均5篮板是有所好转,尤其是卡位卡的非常亮眼,但进入季前赛后,梯度提升的强度显然还是超出了小杨能保持篮板效率的极限。

很多人会草率的将篮板不利归根于球员不够积极,但篮板在NBA本就是一门大学问,目前小杨的篮板疲软,更多像是体力、对抗力量、反应速度都欠缺+经验不足的综合体现。

类似这种掩护和蒙克对撞的积极回合也不少,杨瀚森在场的积极性毋庸置疑

所以尽管主观上我们无比希望开拓者掘金那样的约基奇、努尔基奇之事,但客观点说,克林根的篮板和作为五号位的基础硬度,基本注定了他就是这支球队本赛季首发中锋的不二人选。

毕竟大根这些个进攻篮板回合就证明了在抢篮板这件事上,杨瀚森真的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 

细看克林根这个反向卡位的动作,他脚步动作非常快

可以看到,霍福德完全推不动站住位置的克林根

纯欺负老同志

动作效率非常高,乱战里稳稳住在篮下

禁区防守能力是克林根的另一大卖点,在杨瀚森面对凯斯勒被打得完全还不了手的时候,克林根可以在防守端送出3次盖帽,在场面上一度和凯斯勒打得有来有回。

即便抢不过,但依然能recover护框

如果熟悉上赛季开拓者的球迷都清楚,克林根在护框篮板这种纯五号位基本盘领域已经站在了联盟前端,而杨瀚森可能还处于平均线(甚至以下),尚有很大上升空间。

而通过这种对手分球打身后的回合,我们还能发现:目前的杨瀚森即便有一定的护框能力,但随着对手进攻速率的提升,在禁区防守的反应力和帮队友擦完屁股以后如何兼顾身后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这球漏完杨瀚森大喊了一声WOC

对抗后的轻微僵直,导致反应速度下降,和去年CBA夏季联赛的李悦洲很类似

但对于克林根来说,这种给队友补防后还能兼顾在禁区的另一个对手是从大学乃至高中就开始养成的习惯,问题要小很多。

这球就是克林根在选秀阶段的卖点之一

更不必说如何控制自己的防守动作这个从第一场到第四场都存在的毛病,整个季前赛里杨瀚森都有着在高强度对抗下动作变形、被过以后管不住自己手脚的情况。

杨瀚森在场上出现格格不入的画面都基于强度提升和体力下降,随后在没有拿到篮板或者防守端吃亏时他会使出那些根植在基因里的CBA式动作,要知道四场比赛杨瀚森一共领到了21次犯规,其中13次犯规来自于下半场。

鲁莽更多来自于高对抗下掉体力后身体控制能力的下降

判断力也会随着体能流失,导致出现这种克林根没资格犯的错误

不过嘛,考虑到现在的杨瀚森属于刚到侠客岛还没怎么喝腊八粥的阶段,未来类似这种一不留神使出“中原武林”绝学的镜头应该会越来越少。

回到进攻端,杨瀚森因为对抗和体力吃亏,较之克林根还存在的一个明显短板就是吃饼不利索。

像这种球如果没办法稳稳打进将很影响比赛观感

同样的吃饼球,克林根的完成度其实更高

这个级别冲击力小杨其实暂时也不具备

类似这样无中生有的水平小杨还打不出来

不过即便如此,克林根也不敢说他一定能完全把杨瀚森按在板凳。

因为……克林根的进攻天赋是肉眼可见的已经到顶了。

在篮下,克林根的终结大概属于“还行”的水平,但距离巅峰卡佩拉那种无差别乱吃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克林根确实身高臂长,但爆发力相对差点,篮下技术动作也一般

凯斯勒:来了老弟?

新赛季随着艾顿转会,克林根打首发后面对的压力会比之前多不少,而对他终结能力的考验也会更大,而从季前赛数据(45%命中率)来看,他的效率并不稳定。

除此之外,克林根的投射也是老生常谈了,大学他的投射属于练了但练,而罚球直到现在也不够看(大学罚球命中率55.8%、上赛季59.6%)2024年选秀报告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没有控球能力、进攻水平堪忧加上爆发力不足,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坐拥两座NCAA冠军奖杯的首发中锋,克林根并未有引起前五球队们的喜爱,最后也还是仅仅在选秀小年里作为7号位被选中。

克林根大学的数据结构和NBA没有什么质的变化

克林根的这个问题就导致其进攻单调可预判——对手根本不会考虑外弹防守,加上开拓者实际上能通过掩护突破撕裂对手阵线的人也就那么一两个……所以只要内线坚定地蹲坑防守,开拓者的比赛往往会陷入一种2K游戏里面带着没有空间能力的硬C时的便秘感。

霍福德这个防守站位基本等同于对克林根射程的鄙视(但JB很忌惮他的内切,帮忙漏了三分)

同样是霍福德,对小杨就尊重多了(结果被秀一脸)
而杨瀚森的话,持球投射都看得到有基础,只是在季前赛里浪费了几次机会还不错的顺下上篮机会,作为一个内线如果没有办法稳稳吃到外线的助攻,进攻端的威力就会肉眼可见的大减——甚至还不如克林根那朴实无华的内线三板斧。
小杨以后的目标是把这种球都稳定的吃掉
即便比卢普斯声称已经给小杨画了一些的战术,但我们在季前赛还是会发现不少这种尴尬局面:首发球员个个都是老油条,和杨瀚森搭配时给到杨瀚森自主支配的球权实际就不多;而替补席的球员们多数为了生计要去打拼,少有能够按捺住表演欲望把球给杨瀚森而不是自己莽几下。

谁都知道杨瀚森的卖点之一是持球和策应,但目前开拓者还没对此进行深度开发的意思,因此这种球出现的机会其实也不会很多。

这种形成配合的球还是少

所以,比卢普斯后面两场比赛里选择的折中方式是让杨瀚森混搭着首发们出场,除了发挥射程和运转球的能力,剩下的就是频繁地利用戈塔特掩护给队友创造得分机会,这也算是目前杨瀚森在场上的一部分看不见的贡献。

这个属于教科书级别的掩护成功(CBA里练的太多了)

即便面对爵士被打得有些破防,但掩护的布置确实是没问题的

总结:
在中锋的必考科目里,杨瀚森目前唯一能和克林根比一比的就是掩护,克林根在篮板护框上可能有联盟前列的水准,终结是介于良好和及格之间,发挥作用不太需要看队友脸色——这些东西克林根比杨瀚森有档次上的领先,一个赛季内不太可能追上。

杨瀚森擅长所有克林根没有天赋的白领环节,但这种天赋不是身体上的硬天赋而是来自技术和决断能力的软天赋,所以很不稳定,而且还吃队友配置,能不能支撑杨瀚森稳定的打常规赛还不好说。

不过由于罗威归期未定、里斯并不在长期球队规划中,因此杨瀚森未来的常规赛的前段时间还是基本可以锁定一个替补中锋的名额,基本享受10-15分钟以上的上场时间——当然如果强度实在不适应被下放去G联赛找感觉也不要太奇怪,这对于他这个位置的中锋来说太正常了。

杨瀚森的上限显然可以比克林根更高,但实现这个上限之前需要狠狠提升身体机能,完善技术稳定性——这个过程肯定会非常辛苦。

毕竟克林根也只有21岁,他大概率也不会原地踏步,干等着杨瀚森来赶超他。

上一篇: 吓死人!总决赛还没开打,步行者差点命都没了

下一篇: 彻底决裂!威少公开炮轰詹姆斯:做派虚伪+表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