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4分却全程挣扎!男篮2大核心缺席成致命伤 缺持球大核?
当终场哨声响起,中国男篮以4分之差憾负韩国队。单看比分,这似乎是一场惜败,但看过比赛的球迷都清楚,中国队整场比赛大部分时间都在十分以上的分差中挣扎,所谓的"憾负"更像是对手放松后的被动缩小分差,而非主动翻盘的底气展现。比起亚洲杯上险些掀翻澳大利亚的那支铁血之师,球队仅更换了赵睿、王俊杰、余嘉豪、赵嘉义四人,可恰恰是前两位的缺席,成了压垮球队的致命稻草。
进攻端的瘫痪是本场比赛最刺眼的短板,而问题的核心就是缺少稳定发起点,亚洲杯上,赵睿凭借犀利的突破多次撕开对手防线,既能直捣黄龙完成得分,又能吸引包夹为队友创造空位机会,是球队进攻体系的发动机。
但本场比赛,这个关键角色彻底缺位,外线球员中再也找不到能强行突破的攻坚点。胡明轩成为了外线核心,但他的技术短板被无限放大,除了挡拆后的三分投射,几乎没有其他进攻手段,廖三宁是能突一突,但没有投射,也不会传球。当韩国队针对性收缩防线并封死他的投篮空间后,胡明轩彻底陷入沉寂,全场手感冰凉却毫无破局之法,廖三宁的突破也杀不死人。
锋线的疲软则让球队的进攻雪上加霜,曾凡博与张镇麟两大留洋前锋的回归曾让球迷充满期待,可实战效果却远不及亚洲杯功臣王俊杰。不可否认,两位球员具备出色的终结能力和三分投射功底,但他们都属于纯终结点,缺乏自主创造进攻的能力。当球队陷入阵地战僵局时,没有人能站出来通过一对一单打打破僵局。此刻,球迷更想念亚洲杯上的王俊杰,每当球队进攻停滞,他的背身后仰跳投总能精准命中,这种逆境得分能力正是本场锋线所缺失的。
最终,中国队只能将所有进攻希望寄托在周琦身上,一次次将球吊给内线硬凿成为唯一战术。可韩国队早已做好针对性部署,多名球员轮番夹击,让周琦在高强度对抗下失误增多,即便偶尔得分也消耗巨大,十次罚球只进了五个。这种单一的进攻模式不仅效率低下,更让整个战术体系彻底僵化,失利自然在情理之中。
下一篇: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