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同庆!梁靖崑儿子在学校乒乓球比赛中得冠军,他亲自去学校颁奖
领奖台上,梁靖崑蹲下身为儿子整理衣领的那一刻,这个在国际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硬汉,眼神里满是温柔。 谁能想到,这位国乒主力在家教孩子打球时,竟然差点把电视砸了。
“我自己教容易急,孩子会觉得爸爸凶。 ”梁靖崑在儿子学校的颁奖仪式后坦言。 原来有一次他在家教四岁的儿子挥拍,结果球拍甩飞出去,险些砸坏电视机。 妻子当场立下规矩:“以后只准教练教,你负责鼓掌就行! ”
这个看似幽默的家庭小插曲,却折射出世界冠军在家庭教育中的智慧抉择。 2025年10月23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的校园乒乓球赛上,梁靖崑以父亲身份亮相,亲自为夺得一年级组冠军的儿子梁屿奚颁奖。
校园乒乓球馆里,孩子们兴奋地围在这位世界冠军身边。 梁靖崑不再是赛场上那个霸气十足的运动员,他耐心地蹲下身,与每个小选手平视交流。 当他把奖杯递到儿子手中时,脸上洋溢的骄傲表情,让人难以联想到他刚刚结束亚锦赛的激烈征战。
“动起来就行,不指望他接班。 ”梁靖崑这样描述对儿子的期望。 他的开明态度与国乒其他队友不谋而合——王皓的儿子学高尔夫,马龙的儿子也打高尔夫。 职业运动员出身的他们,更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
在颁奖仪式上,梁靖崑发表了简短而真挚的讲话。 他讲述了自己从小训练的故事,用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成功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温暖的鼓励,这让现场百余名师生报以热烈掌声。
“教练教孩子像玩游戏,有贴纸奖励、打妖怪闯关这些方法。 我们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四岁孩子根本受不了。 ”梁靖崑这番话道出了职业运动员转型为父母的普遍困境。
他的解决方法很明确:专业事交给专业人。 自己则扮演好父亲的角色——陪伴、鼓励、鼓掌。 这种界限分明的教育方式,在当下的育儿环境中显得尤为难得。
梁靖崑的社交媒体账号记录着这些生活片段:凌晨四点陪娃看动画片的背影,超市里研究奶粉配方的侧影,甚至教儿子用筷子夹芝麻的九宫格照片。 这些日常琐事,与他赛场上的强悍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这次校园活动恰逢梁靖崑职业生涯的重要时期。 在退出蒙彼利埃冠军赛后,伦敦球星赛和法兰克福冠军赛他也选择不去,而是回到省队备战全运会。 目前他的世界排名在国乒队内位列第三,仅次于王楚钦和林诗栋。
2024年可以说是梁靖崑的复苏之年。 新加坡大满贯赛上他连胜强手,仁川冠军赛决赛中力克巴西名将雨果夺冠。 这一连串出色表现,让他重新赢得教练组的信任。
回望2022年,梁靖崑曾因澳门冠军赛上的一个庆祝动作引发争议,遭遇禁赛处罚。 经过两年调整,这位29岁的老将展现出更加成熟的心态。 此次参加儿子校园活动,也被视为大赛前的心态放松。
作为河北队的领军人物,梁靖崑与孙颖莎的组合被视为全运会乒乓球项目的夺冠热门。 河北队整体实力不俗,除梁靖崑和孙颖莎外,还有何卓佳等国乒一队现役球员助阵。
对梁靖崑而言,今年11月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有着特殊意义。 这不仅是他重返巅峰舞台的机会,更是向儿子展示体育精神的最佳课堂。 尽管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不给孩子压力”,但谁都能看出,这位父亲希望用赛场表现给儿子树立榜样。
在板厂小学的颁奖仪式结束后,梁靖崑还与其他小选手进行了表演赛。 他耐心地给每个孩子回球,不时指点发球技巧。 有小朋友因为接不到球而沮丧时,他马上蹲下来安慰:“叔叔小时候也经常接不到球,多练习就会越来越好。 ”
梁靖崑的家庭教育观代表着新一代体育明星的转变。 他们不再强求子承父业,而是更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种开明态度,与老一辈运动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国乒队内,这种教育理念正在形成共识。 从王皓到马龙,再到梁靖崑,他们都在努力平衡职业生涯与父亲角色。 虽然训练和比赛占据大量时间,但他们都尽力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梁靖崑妻子立下的“只准鼓掌”的家规,看似玩笑,实则蕴含深意。 这条家规划清了职业与家庭的界限,让父子关系不会因为教学压力而变得紧张。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反而更可能真正爱上体育。
校园乒乓球赛的颁奖仪式虽然简短,但对参赛的孩子们来说,这个世界冠军父亲的鼓励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 当梁靖崑亲手把奖杯交给儿子时,他传递的不仅是获奖的喜悦,更是对体育精神的诠释。
随着全运会临近,梁靖崑即将重返高强度训练。 在板厂小学的那个下午,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特别的记忆。 无论赛场胜负,回到家中,他永远是儿子眼中的超级英雄。
当世界冠军的光环褪去,留下的是最朴实的父亲角色。 在竞技体育的残酷世界里,这份亲情或许才是最珍贵的支撑。 那么问题来了:当一个世界冠军的父亲,和当一个称职的爸爸,哪个角色更难扮演?
上一篇: 球队经理回应:樊振东薪水绝非意思意思 但我们给不起沙特土豪的天价
下一篇: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