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球隔日即变天!中国足协连发两大决定,久尔杰维奇下课+9月集训恐取消
东亚杯足球赛落下帷幕,日本队以1-0战胜东道主韩国队成功卫冕,韩国队遗憾错失冠军。中国队凭借1-0小胜中国香港队获得第三名,中国香港队三战全负排名垫底。赛事结束后仅隔一天,中国足协迅速公布了两项重要决策,引发广泛关注。
关于教练团队调整,代理主教练久尔杰维奇将结束其国家队执教工作。据权威媒体报道,这位塞尔维亚籍教练后续将执掌07年龄段国青队教鞭,带队备战U20亚洲杯及世青赛。足协选择久尔杰维奇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量:其一,他自2018年随扬科维奇来华执教至今已七年,对中国足球环境有深入了解;其二,其率领的国青队在近期U20亚洲杯表现可圈可点,不仅小组赛力压卡塔尔出线,更在八强战中仅以0-1惜败于最终夺冠的沙特队。值得注意的是,在他麾下成长起来的王钰栋、蒯纪闻等新秀已实现"跳级"入选国家队。
另一项重要决策涉及国家队赛事安排。鉴于中国男足在伊万科维奇执教期间已确定无缘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正赛及附加赛,足协拟取消原定9月举行的集训和国际友谊赛。这一决定主要基于双重考虑:首先,在确定无缘世界杯后,此类热身赛已失去战术备战价值;其次,足协需要充足时间进行新任主教练的遴选工作。取消近期赛事安排,将为选帅工作提供更充裕的决策周期,确保选拔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这两项决策体现了足协在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一方面加强青少年梯队建设,延续具有成功经验的教练团队;另一方面调整成年国家队发展节奏,为新一轮备战周期做好充分准备。在世界杯出局已成定局的背景下,这种战略调整显示出管理机构对国家队建设的长远规划。
中国足协现行的国家队建设策略存在明显的短期导向问题。从操作模式来看,其构建思路与梯队建设如出一辙,均以世界杯等重大赛事为周期节点,采取四年为单位的阶段性重组机制。这种周期性的推倒重来式建队方式,本质上反映出急功近利的管理思维,既违背了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破坏了国家队应有的战略延续性。专业足球管理应当建立在长期规划基础上,而非围绕单届赛事进行突击式的人员更迭。当前这种碎片化的建队模式,不仅难以形成稳定的战术体系,更无法实现人才梯队与国家队之间的有机衔接,最终导致整体足球水平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