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下AC米兰的中国商人破产了,背后的金主竟然是…
充满魅力的职业足球,又“绊倒”了一位中国商人。
我们多方获悉,曾一度收购意甲百年豪门俱乐部AC米兰的中国商人李勇鸿,近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破产。这是继张近东家族败走国际米兰之后,又一位染指意甲百年豪门后遭遇破产的中国商人。
对李勇鸿发起破产清算的公司有五家,均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金资国际控股)的间接附属公司。它们均曾向李勇鸿控制的实体公司发放贷款,由李勇鸿个人提供担保。至相关协议约定还款日期时,尚未偿还的资金总额约为1.6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2亿元。
2024年10月18日,五家公司向李勇鸿送达法定要求书(statutory demand),要求其支付截至2024年8月30日到期及应付的款项约2.89亿美元。此后,2025年2月,五家公司提出对李勇鸿的破产呈请。2025年4月,李勇鸿对此呈请进行答辩,围绕金额、利息计算等提出了辩护意见。
但这些辩护意见未能改变法庭颁令破产的决定。“即使以最有利于债务人的方式全盘接受其所有金额争议,债务人仍欠呈请人共计 165,844,930.71 美元,且该笔款项至今未付。本席对此表示同意。”在引用李勇鸿辩护律师的话后,香港法庭主审法官陈静芬表示。
李勇鸿起初在中国商界并无太大名气。2017年,他以Rossoneri Advance Co., Limited(下称罗森内里)等多家自己控制的公司为实体收购意大利AC米兰俱乐部,并一度担任这家意甲百年豪门的主席,自此在中国商界声名鹊起。
李勇鸿收购AC米兰的对价为7.4亿欧元,买下99.93%股权,其中5.2亿欧元用于收购股权,其余2.2亿欧元为AC米兰偿还既有债务。为筹集收购所需资金,李勇鸿实施了加杠杆融资操作,向包括美国对冲基金埃利奥特在内的多个机构融资借款。这种操作方式,也使得这笔交易从一开始就遭到各界质疑。
2017年,也就是李勇鸿收购AC米兰的同一年,国办转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下称74号文),将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列入“限制投资“范围。
当年,有关金融监管部门还曾专门摸底包括罗森内里在内的多家热衷于海外投资并购公司的资金来源。中资境外文化、体育产业投资并购由此骤然降温。
这也影响到了李勇鸿和AC米兰的命运。2018年,因未能如期偿还埃利奥特的债务,李勇鸿失去了对AC米兰的控制权。李勇鸿自此出局,并陷入债务漩涡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李勇鸿追偿债务的五家公司,均为中信金资国际控股的间接附属公司,这间公司原名中国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融国际)。司法文件显示,这五家公司呈请称,借予李勇鸿控制的公司实体并由其个人提供担保事项的额度,约为2.89亿美元。
这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李勇鸿的资金链,昔日赖小民主政时代的华融系公司是李勇鸿的主要金主之一。
2018年4月,也就是李勇鸿从AC米兰出局前3个月,赖小民被查,6个月后被双开,2021年时以受贿、贪污、重婚等罪行被处以死刑。赖小民受贿金额高达17.88亿元人民币。
赖小民落马后,曾任华融国际总经理的白天辉也被调查。今年2月,天津高院驳回白天辉上诉,维持死刑判决。根据官方披露信息,白天辉受贿金额高达11.08亿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其时与华融系公司及其高管个人关系密切的香港上市公司金宝宝控股,也曾向李勇鸿方面的公司提供借款。2017年8月,金宝宝控股向罗森内里体育公司提供了830万美元贷款,年利率为14%。这笔借款的抵押资产,正是Rossoneri Advance Co., Limited,由李勇鸿拥有。
后来,金宝宝控股更名为TEAMWAY INTLGP。
曾有相当一段时间,对于中国资本而言,海外职业足球俱乐部是被追捧的投资标的。万达集团、苏宁集团、复星集团等中资财团都曾染指或入主马德里竞技、国际米兰、狼队等意甲、英超俱乐部。
受制于近年来宏观环境变化和监管政策的调整,这些资本不少已经退出:2018年,万达集团出售马德里竞技俱乐部股权;同年,李勇鸿从AC米兰出局;2024年,张近东家族因未能如期偿还橡树资本到期贷款,也不得不退出国际米兰俱乐部。
中国资本在国际职业足球领域由此逐渐势微,而国内职业足球也有如魔咒,恒大、苏宁、富力等染指中国国内职业足球的“金主”,也纷纷由于自身经营陷入困境而不得不从中抽身,苏宁甚至上演了“夺冠第二年即告解散”,命运转折极富戏剧性。
黑白相间足球魅力依旧,但金主的荣光早已不再。它能让人声名鹊起,亦能让人迅速跌落。这样的命运,李勇鸿并非第一个,也难说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