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U22男足没拿到熊猫杯,到底怨谁?
2025熊猫杯收官之战,中国U22男足0-0憾平乌兹别克斯坦队,再次与熊猫杯擦肩而过。
在最接近捧起熊猫杯的时候,是谁让熊猫杯再次旁落?
坐在看台上全程观看了这场比赛的国家队主教练邵佳一看的最清楚,同样坐在看台上观看了这场比赛的韩国队队员也看的很清楚。在荧屏前观看了这场比赛直播的你我,也同样知道,是谁导致了这个结果。
虎爪体育原创出品
作者 | 一猪编辑|六豹
要说怨谁,我觉得至少怨三个人。
首先,怨足协。
这届熊猫杯与全运会足球比赛在时间上发生了交叉,经历了中超、中甲联赛上半阶段赛场拼搏劳顿的U22国足球员,好多主力回到省队参加全运会比赛,致使这些球员无法及时归队参加集训和比赛。这在首场对阵越南队时显得尤为突出。U22国足只有18人报到参赛,除了上场的11人,替补席上只有7人可选。由于换人不及时,导致第80分钟时后卫解围失误,让越南队抓住机会完成进球,并锁定了胜局。
如果熊猫杯比赛时间与全运会足球比赛时间错开,U22主力球员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全运会和熊猫杯的比赛,结果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其次,怨主教练。
本届熊猫杯,因换人不及时,以及用人不当,主教练也被人诟病。
首场比赛下半场,确实需要尽早换人以提高场上队员的专注度,但由于替补人员不足,主教练迟迟没有换人,场上个别球员身体疲惫,精神松懈,专注度降低,导致解围失误,丢球丢分。第三场比赛对阵乌兹别克斯坦队,下半时的换人,让球商和情绪控制力较弱的某球员登场,自然也是主教练的失误。倘若换了别人上场,可能不至于吃到红牌,让国足少一人应战,最终憾平。
另外,王钰栋的缺席,虽然主观上责任不在主教练,但客观上导致了国足进攻能力的降低,在对阵越南队时迟迟打不开局面,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怨某球员。
这位球员在第一场比赛中就因失误让国足丢球丢分。说明其技术水平、比赛专注度和体能储备不足。按说第三场比赛不应再安排其替补上场的。结果这位球员上场仅仅十多分钟,在自己严重犯规拉倒对方球员后,还动手推倒对手,实在缺乏一个国家队球员应有的素养。正是他的不理智导致被红牌罚下,让进攻气势渐渐升起,极有可能很快破门得分的中国队不得不转为防守。要不是好几个队友飞身堵枪眼保球门不失,结果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呢。
将熊猫杯的失利归结为某几个人或某个人,其实是存在推卸责任的嫌疑的。U22国足及国家队应认真总结本届赛事的成败得失,通过查漏补缺、堵短板强弱项,进一步严格球队、球员管理,提升整个球队的专注度和执行力,或许会对以后的比赛创造更好的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